匿名2024-07-22 08:34:21人阅读
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来源于肾上腺髓质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肿瘤,它核心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,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。这些物质在一般而言参与调节血压和心率,但过量分泌会引起高血压等一系列症状。
嗜铬细胞瘤并不常见,其发病率大约为每年每百万人口中有0.5至1.5例新发病例。该病可出现在任何年龄段,但大多数病例出现在30至50岁之间。儿童和老年人相对较少见。
尽管嗜铬细胞瘤没有明显的性别倾向,但在某些遗传性病例中,女性患者也许会更多。例如,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(MEN II型)中的嗜铬细胞瘤通常更常见于女性。
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、头痛、心悸、出汗以及焦虑。这些症状是由于肿瘤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的。此外,患者在触摸到肿瘤时(如腹部检查)也许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,称为“肿瘤压迫综合征”。
为了确诊嗜铬细胞瘤,医生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:
a) 血液检测:测量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水平。 b) 尿液检测:收集24小时尿液样本,检测其中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含量。 c) 影像学检查:通过CT扫描、MRI或PET-CT等影像学手段定位肿瘤位置并评估其大小和性质。 d) 生化测试:进行儿茶酚胺刺激试验以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反应。
由于嗜铬细胞瘤的症状与其他病痛相似,于是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确保正确诊断。常见的鉴别病痛包括原发性高血压、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焦虑症等。
嗜铬细胞瘤的核心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。在某些情况下,如果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,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。
为了确保手术保险,患者需要在术前接受充分的评估和管理,包括:
a) 血压控制:使用α阻滞剂和β阻滞剂降低高血压风险。 b) 心脏保护:对于有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患者,给予相应的心脏保护措施。 c) 麻醉评估: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,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。
手术后,患者需要继续监测血压和心率,并凭借情况调整药物剂量。此外,还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测,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复发风险。
即使肿瘤被圆满切除,患者也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,基于部分患者也许出现复发或其他相关并发症。随访内容包括定期的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