匿名2024-07-31 00:13:28人阅读
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衰竭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,表现为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紊乱。它是心血管病态的危重状态之一,需要紧急救治。
急性心肌梗死是引起心源性休克的最常见原因。当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闭塞,引起心肌大面积坏死时,心脏泵血能力急剧下降,从而引发休克。
严重的心律失常,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,可引起心脏泵血效能降低,进而引起心源性休克。
心肌炎是指心肌出现的炎症性病态,它可造成心肌收缩力减弱,影响心脏泵血功能,严重时也可引起心源性休克。
严重的瓣膜病态,如主动脉瓣或二尖瓣重度狭窄或关闭不全,可使心脏负荷加重,长期下去或许引起心脏泵血功能衰竭,进而引发心源性休克。
心源性休克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性低血压,即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20%以上。
由于身体试图通过增长心率和心室充盈量来维持足够的组织灌注,患者或许会出现心率增快。
为了在低血压状态下维持组织灌注,外周血管会扩张,引起外周血管阻力降低。
由于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,患者或许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,如肾功能衰竭、肝功能异常等。
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需要综合性的措施,包括:
首先需要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,包括维持呼吸和循环的稳定,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和赞成性药物治疗。
通过药物或器械手段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,尽或许减少损耗心脏泵血能力和改善组织灌注。
针对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进行对症赞成治疗,如肾脏替代治疗、肝脏保护等。
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,如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、严重心律失常的电复律或药物治疗等。
心源性休克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,包括患者的年龄、基础强健状况、休克的原因和治疗的及时性等。总体而言,未经及时有效治疗的心源性休克病死率较高。故而,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来说,早期识别和主动治疗至关重要。